当前位置:

正风提气聚人心 增速提效促发展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杨思敏 吴 莎 编辑:redcloud 2014-12-22 09:37:16
—分享—

   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已经成为乡镇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镇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年以来,双江镇围绕“防庸树开拓创新之风、防懒树勤政敬业之风、防散树团结协作之风”,掀起了一股“提振精神、鼓足干劲、抓项目、稳增长、惠民生、保平安”的浓厚氛围,提升了干部的凝聚力,改善了民生事业发展。在刚刚结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中,班子民主评议满意度达到99.5%。

  提振精神 鼓足干劲

  该镇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农村、机关、学校、社区、“两新”组织建设工作。一是抓学习促教育。开展道德观教育,弘扬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干部读道德经典、听先进事迹报告会和观看先进基层人物记录片等内容,弘扬正能量,提升干部的思想境界、激发干部爱岗敬业和勤廉尽责的自觉性。二是抓排查促整改。解决思想偏差,凝聚工作合力。从个人到单位,逐人逐层次开展对照自查,将存在的问题一一曝露在阳光之下。汇总上报排查问题233个,落实整改措施112条。三是抓监督促执行。把监督检查作为常态化考核手段,成立作风检查督查组,围绕“守纪律、行节约、优服务、提效能”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机关各站所、各村(社区)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和暗访,对督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奖惩,实施问责追究,确保作风纪律规定严格执行到位。四是抓联系促紧密。今年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的“三联七到户”工作,以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方式,推动干部下村服务群众,通过活动的开展,建好了百姓档案和民情台账,干部们做到了“提情知人,提人知情”,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围绕项目 狠抓发展

  该镇按照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主动对接县委政府重大项目,努力为重大项目提供有力保障,紧紧抓住60周年县庆契机,通过项目建设扩容提质,城镇建设带来的变化振奋人心。在城东、城北开发新区,总长2.85km的双江大道、吉祥路、吉利路已全线拉通,古朴大气的侗族地区最大“萨岁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办学规模为3000人的通道县思源实验学校建成完工并开学招生,总投资24.2亿元的锦绣新城、金水岸、嘉鑫苑、御水湾等6个开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工,四星级大酒店——金帝豪大酒店也已开始营业。在县城老城区,临街建筑侗族风貌改造工程和灯光亮化工程让人们感叹“通道美如画”;棚户区改造和旧市场搬迁等民心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在双江河上,人民风雨桥、万福风雨桥新建工程已完工,通道廊桥主体建筑已封顶,在城南新区,里丫路建设、盛世侗乡和侗乡水岸开发小区建设也正在紧张施工当中。“一江九桥、两带三场、三馆四园、五路十区”为重点的城市景观布局初步凸显。

  改善民生 和谐稳定

  该镇把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摆在党政班子的首要议程,坚持为民办事、改善民生的原则,不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墙壁上,落实在具体的行动实践中。一是精心谋划产业格局。围绕苗木、生猪、竹鼠、蔬菜、家禽5个重点产业,继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塞上片种植苗木、马家坝片种植蔬菜、塘冲片重养殖业的种养新格局,实现种植苗木2400亩、反季节和时限蔬菜1300亩,全镇年出栏生猪2700头,竹鼠存笼10000只,民兴生态休闲有限公司规模养鸭场顺利完成搬迁并再次扩大了规模,预计年出栏肉鸭20万羽。为农民创业和增收摸索了一条好路子。二是夯实基层设施建设。通过冬修水利工程在各村新建水渠3000米,维修渠道1200米,加固维修塘坝5座;塘冲村完成自来水改造及防洪提修建;解决了红香村、大寨村农民饮水工程;完成了长寨村半冲公路、上团2组村道硬化工程;完成桥头村、牙寨村村道改造工程;完成通坪公路双江段前期征拆工作;社区运转经费较上年度翻两翻,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明显提升,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打造侗寨旅游名片。该镇着力做好“县城旅游接待中心”与“芋头古侗寨”两张名片,在旅游热潮带动下,该镇的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等实现了大幅度提升。总投资近3000万、占地34亩的芋头“六到农家”项目已完成土地归集工作,占地11亩的停车场建成极大的改善了芋头村旅游接待功能,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逐步显现并成为群众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今年3月,芋头村又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这是在去年11月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的再一张重量级旅游名片。四是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完成1263户,4829人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今年来发放低保金132万余元,发放救灾救助款9万余,发放优抚双定款42万余元,农村退役士兵老年补贴37000元。完成危房改造55户,发放补助135000元。发放公益林补贴、种粮直补等其他18项惠农补贴资金2932208.45元。全镇参保、参合人数分别为6378人,13468人,参加率分别达到85.45%,99.5%的历史新高。实现了所有财政惠农补贴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杨思敏 吴 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