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临口镇农村觉廉政建设现状,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索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根据县纪委的安排部署,临口镇党委组织镇纪委成员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临口镇是1986年4月成立的建制镇,地处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东与木脚乡及城步县、龙胜县交界,西与菁芜洲镇连接,南与下乡乡毗邻,北和杉木桥、溪口乡相交。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分别为兴临社区、临口、五一、杏花、石壁、桥梁、上洞、中团、太平岩、江寨、官团、山溪。总面积182.8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余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有12个党支部,全镇共有党员406名。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号召力。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建设,不断提高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号召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强化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镇党委、政府每年与所辖12个村委(社区)党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确保责任制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党内法律法规和勤政廉政有关规定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三是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党风廉政建设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片。利用广播、墙报等阵地宣传党纪条规知识。通过多种学习和活动的开展,使我镇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党风党纪教育,提高了党性觉悟,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村、基层站所、学校延伸工作。
我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镇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还根据我镇实际制订了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以及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等制度,把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人。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村级、基层站所和学校延伸,各村(社区)、基层站所和中小学也根据各单位的实际制订了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在年终考核结果为“好”的村(社区)领导干部,在评先评优中给予优先考虑;而考核结果为“差”的村(社区)领导干部,由镇纪委对其实施诫免谈话;连续两年被评为差的村干部,实施免职或建议村民对其进行罢免。对村干部涉及违纪违法的,将由镇纪委派出调查组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严肃处理。
(三)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我镇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措施来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纪政纪条例和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政纪教育学习资料,撰写心得体会。二是加强正面典型示范教育为主,通过学习省、市、县先进事迹,观看电教片等形式,对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干部加强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三是积极探索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的方式,我们采取巡回播放电教片、在农家书屋设立廉政书柜、在学校组织演讲等方式开展廉政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工作。
(四)全面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基层站所办事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各村(社区)均在显眼位置设置了党务、村务公开栏。为确保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公开内容真实、及时、全面,我们对公开时间做出具体规定,将村民最关注的村委会财务收支情况,村干部收入情况,村级招待费等焦点内容列到常年公开内容,把村一级账本交给群众监督审议。严格规范公开程序,财务收支情况由村会计根据有关制度和规定预先审核后,还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公布。重大事项须经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审核后才能公布。
(五)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切实加强村务民主管理。
我镇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制订了村委议事规则,村民小组议事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对“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的情况在村党务、村务公开栏进行张榜公布。
(六)切实加强领导,抓好纪律监督,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我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结合我镇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在选举过程中做到“三到位”,为换届选举工作筑牢防线:一是责任到位;二是工作人员到位;三是经费到位。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我镇认真做好排查解决影响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解决好:一是各村认真排查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解决;二是各包村领导对各村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解决;三是群众来信来访问题,由信访部门调查处理,妥善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通过加强群众监督,加强法制监督,加强纪检监督的三个加强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的监督职能,严格按照市“十个严禁”的要求,严肃换届选举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环境,确保了我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是卓有成效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与党中央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干群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提到党风廉政建设,不少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往往只与反贪污腐败划等号。不可否认,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实际上党风廉政建设内涵更为广泛,思想观念落后、工作作风粗暴、对群众的问题敷衍塞责等等。显然在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中,存在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二)民主政治建设还比较薄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监督工作开展的还不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党务、村务、财务等重大事项、工程等公开的程序、形式、效果还有差距,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监督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思想认识方面重视不够。无论是作风上的问题还是廉政方面的问题,其根源都在思想上,思想认识方面不够重视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要求不明确,认为谈党风廉政建设是上层领导的事,农村基层权力小、资源少,跟腐败问题沾不上边。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还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思维定势,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勤政廉政意识薄弱,缺乏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有的干部政治纪律性不强,不敢坚持原则,明哲保身,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和庸俗作风。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问题在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的身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四)村干部工作任务重,履职不到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发挥不够好。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村干部的责任更加重大,这就要求村干部能办事,会办事。但村干部的责权利并不明确,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权力上无相应保障,因此,村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中,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态度,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对加强我镇农村基层民主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我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推进农村基层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当务之急,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切实在廉政宣传教育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实行分级负责制,在增强教育效果上下功夫。可通过在农村设立廉政宣传站、组织廉政文化工作座谈等形式与群众赶集相结合、与公共休闲场所相结合、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增强教育效果。
(二)要切实在党务、村务公开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两委”工作的民主制度。推行党务、村务公开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党员民主评议、支部纳新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公开。村务公开要在形式和效果上下功夫,坚持做到每半年公开一次,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农村党支部都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要求,彻底公开,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要切实在强化监督检查上下功夫,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廉洁为民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首先,立足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逐步完善与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相配套民主集中制度、述职评廉制度、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以规范和加强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二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奖惩机制,重点抓好目标考核与失职行为责任追究。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针对农村的情况,坚决纠正农村工作中出现明显的、影响重大的、反映恶劣的问题,要加大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按照考核机制进行,确保农村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杨莎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