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钟声敲响时光
岁月陌上开花
鼓楼钟声敲响时光
或许是芦笙的指引
我的鸽子凌空飞翔
见过鼓楼之外的烟云
于烟雨中回归
在飞檐翘角吹箫弄笛
耶歌虫啾蝉鸣
多声部抵达火塘,生活氤氲流畅
我与尘世的恩怨在鼓楼化解
一如诗经里的荇菜
鼓楼亭内亭外的家长里短
行歌坐夜,前朝的阿哥欠我一世情缘
没有人的时候我想上楼把钟敲一下
——阿哥
鼓楼又长高了
高过前朝烟花
高过时间流转的碎片
高过顶檐天空的,是我们的一群孩子
◎侗寨,紫薇花点亮灯笼
紫薇花点亮灯笼
吊脚楼泅困的心事
刚好藏住秋天
红辣椒,软糯米,高调夸张的葫芦瓜
没有提到的腊肉,酸鱼
留着过年烤糍粑
黑油茶有待客之道
娶媳妇嫁女,里外红红火火
芦笙,花鼓,侗琵琶
余音在广场,鼓楼妖娆
如蜘蛛攀沿瓦檐
哆耶串起的环佩,传得很远
篝火烧起山歌,红过半个天
我看见萤火虫爬进摇曳的灯笼
◎扎辫子的云朵飘过干栏
木楼烟岚,青黛水映
扎辫子的云朵飘过干栏
我踩着前朝的碎步
还原石板古道光洁的曲线
社王祠,萨岁坛,竹篱笆
酸鱼肉,小脚鸡——
这些独特的事物
大歌,鼓楼,风雨桥——
栉比飞翔
影子移动太阳光线
晒蓝靛的阿婆,把色彩晾上竹竿
滴水烟花心有日月
芦笙吹侗笛响
木叶吹得花开水动
编好的锦囊已扎紧丝线
阿妹打开木窗
侗寨古韵
一只秋飞上鼓楼,一只蝴飞过坪坦河
◎迴龙风雨桥
侗家风情遇木而安
民俗的下游
风雨桥扎入神衹两岸
千百年根基龙迴水转
花桥,福桥,还是迴龙桥
都是侗家人纳福接祥的桥
桥篷接揽风雨
南来北往的人,不必涉水踏浪,饮风淋雨
回廊上坐一坐
有歌的地方送来琵琶,笛箫
可起身,可哆耶,可情动远处翠滴的林园
桥上几案棋盘
斗拱撑开楚河汉界
白须飘逸的老人捻胡摇扇
车,马,士,将,炮——
时间宽厚滴答
流水漂洗硝烟
龙浮出水面摇了摇尾巴
◎侗家姑娘
水车碾磨时光
提水煮茶的姑娘已经长大
银饰摇曳多少脆响
坪坦河会返回声音
我在芦笙里静等
秋天移走的季节
有你的木楼垂下藤蔓
一朵花欲开未开
我想吹一声木叶,或一声口哨
敬酒歌适合唱给流年
黑油茶一碗又一碗
你手抱琵琶的样子
秋水仰望
桃花飞过睫毛
别再叹息
春天提起裙裾已到门口
◎坪坦河
白云撒下欢乐的种子
一抹抹绿色在坪坦河生根开花
结出青山无垠和一面光影华实的明镜
镜里镜外流水潺潺
有船打东而来,策西而去
来的,去的都装着芦笙,山歌
以及,酸酸甜甜的野果梨
我站在平坦河岸
看水鸟把撸桨摇上天
看风摇着旗子,调兵遣将
看母亲提起暮色,赶鸭子回家
◎通道转兵
“红旗漫卷西风”
1934年12月12日
一个特殊的日子
转兵的决策点亮迷茫
英明扭转乾坤
通道转兵中国转运
通天大道胜利在握
回味历史的细节
红旗一再拔高江山
猎猎擦亮西进的步履
向西,向西
红军长征走来了光明
走出了一个旷世传奇的中华
(简介:吴群芝(朵耶梅),侗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毛泽东文学院第十六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员,2015年开始研习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延河》《佛山文艺》《厦门文学》《火车》《星星》《诗刊》《北京文学》《辽河》《大观》《椰城》《中国民族报》《湖南日报》等各报刊,有诗歌和散文作品获全国征文一等奖。)
来源:怀化市作家协会
作者:吴群芝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