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融媒9月9日讯:今年进入秋收以来,我县通过实施灭茬粉碎还田、低茬收割粉碎还田,以及将秸秆离田用作青储饲料等措施,与秋冬季节油菜种植形成高效衔接,成为保障油菜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前水稻收完烧秸秆,种油菜时土又硬又瘦,得买不少化肥;现在秸秆粉碎还田,土松了、肥足了,油菜苗长得又齐又壮,来年开花结荚都旺!” 播阳镇种粮大户姚绍知感慨道。
每年水稻收割结束后,正是油菜播种的关键时期,在播阳农场的农田里,农机手驾驶着加装了秸秆粉碎装置的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水稻收割后留下的高秸秆被粉碎成 3-5 厘米的小段,均匀地撒落在田间。随后,翻耕机械将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深埋,经过微生物分解后,不仅能为土壤补充氮、磷、钾等微量元素,还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升保水保肥能力——这恰好满足了油菜苗期对疏松土壤和温和肥力的需求,避免了传统焚烧后土壤板结、肥力不足导致的油菜出苗率低、长势弱等问题。
为强化秸秆还田与油菜种植的衔接效果,县里不仅对购置秸秆还田农机的主体给予补贴,还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联合开展“定制化”指导:根据油菜品种特性,精准把控秸秆粉碎长度、翻耕深度(控制在 15-20 厘米),并指导农户搭配适量腐熟剂,加速秸秆分解,避免未腐熟秸秆在土壤中发酵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油菜生长。此外,针对部分农户担心的秸秆还田后病虫害增加问题,农技人员还会同步推广“秸秆还田+轮作倒茬+生物防治”的综合管理模式,为油菜生长筑牢“防护网”。
我县还积极拓展秸秆离田利用渠道,将秸秆转化为青储饲料,实现了变废为宝,进一步减少了焚烧秸秆的可能性。在双江镇塘冲村,养殖户们正忙着收获水稻秸秆,准备将其作为黄牛越冬的优质饲料。入冬以后,这些经过加工的水稻秸秆将转化成饲料,不仅有效解决因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还能帮助农户增加额外收入。“每亩地的秸秆能卖200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且秸秆做成青储饲料后,牛吃得好,长得也快,比一把火烧了划算多了。”养殖户石学党笑着说。
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县完成26000余亩农田推广灭茬粉碎还田、低茬收割粉碎还田,以及将秸秆离田用作青储饲料等。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计划针对油菜主产区推广更高效的 “秸秆粉碎还田 + 深耕直播”技术,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升衔接效率,同时探索秸秆还田与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结合模式,不断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让秸秆彻底告别“一把火烧掉”的命运,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绿色财富”。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杨文胜
编辑: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