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年代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代,群众路线都对筑牢党的堡垒、夯实党的根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年来,我乡一以贯之地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立乡、产业兴乡、科技强乡”战略,实现文明、和谐、富庶下乡梦的坚强保证。
一、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一)营造理论学习氛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乡乡党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辖7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聚集着来自全国8省36县的群众,是典型的侗、汉、瑶、苗等多民族杂居乡镇的实际,把群众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把群众工作作为科学发展、促社会和谐的基础。秉持群众路线理念,乡党委把群众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把群众路线理论学习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组织调查研究各民族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文化,在全乡上下营造了“走群众路线 促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将群众路线根植于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心中。
(二)创新理论学习方式。针对当前我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创新学习方式作为取得理论成果的重要抓手。党委成员结合我乡近年来部分群体性事件案例,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群众工作的认识。一年来,乡党委召开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专门研究会,邀请下乡籍在外工作人员回乡为群众路线理论学习献计献策;组织了行政驻村干部、计生驻村干部、村支两委成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小组长就产业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后续工作、综治维稳工作、计生工作、扶贫开发工作等专项研讨,相互交流群众工作经验;针对各具理论经验及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群众工作理论及实践不足的情况,开展乡与村干部、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老党员与年轻党员结对帮学活动,实现了互帮、互助、互学、互进。
二、精心编制群众路线理论成果
(一)编制群众路线理论学习典型成果。在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基础上,乡里组织精干力量,成立群众路线工作专门领导小组,于今年内把近年来的10种群众工作方法、20名群众工作能手优秀事迹、30个群众工作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展示群众路线理论学习成果。通过成果的展示,引导党员、群众认清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乡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强大的舆论氛围。
(二)编制群众路线理论学习引领下乡科学发展的思路成果。通过群众路线理论学习,编制出下乡科学发展的思路,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宏观经济规划及“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紧紧依靠群众,突出发展城郊经济,不断提升乡域经济综合实力,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乡、产业兴乡、科技强乡”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加快全面建设文明、和谐、富庶新下乡步伐。
(三)编制群众路线理论学习推动下乡发展的科学决策成果。通过群众路线理论学习,编制出下乡今后发展的科学决策,即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农业产业化上有新突破;加快开发搞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谋求新成效;注重解决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上采取新举措;加强党政自身建设,在提高服务水平上开创新局面。
(四)编制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下乡发展的长效机制成果。通过群众路线理论学习,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促进下乡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制定出下乡乡群众路线理论学习转化的长效机制。
三、积极促进群众路线理论成果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也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才能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的能动作用。立足实践,乡党委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一)双述双评筑牢党群“关系链”。对照“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要求,以建党92周年庆典为契机,七一前夕,乡党委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村述民评、村述乡评”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双述双评”活动,120余名乡村干部及群众参加了会议。“双述双评”会上,乡党委书记及各支部书记就履职情况进行述职述廉,并接受党员和群众代表对班子集体和每位班子成员个人思想、工作等各方面的民主评议。“双述双评”使得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监督,群众参与村级民主事务管理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对村党组织增强了理解,对农村干部增加了信任。在述职述廉中,乡村党组干部也敞开心扉,既感受了鼓励和宽容,也感到了责任和压力,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显提高,比、学、赶、超的氛围逐渐形成。
(二)进村入户拉近党群“心间距”。8月至9月在全乡开展“进村入户接地气、真抓实干惠民生”主题活动,33名干部职工、32名村干部、63个小组长、99名党代表参与了活动。两个月的分组走访,领导亲自带队,干部主动深入群众,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活动前移工作阵地至村组户,切实贴近群众掌握民情,完成了1502户的入户走访,登记综治维稳、道路交通安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等几个大类的社情民意399条,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个性问题。活动广泛宣传最新农村政策,全面清除群众政策盲点。政策宣传前,组织活动参与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实现了政策宣传专业化。此次活动发放了关于支农、惠农、富农、计生、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消防、新农保、新农合、征兵政策以及融入新农保、户籍管理、计生、国土规划、民政等办事须知的《惠民一卡通》、《便民服务联系卡》和宣传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份,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群众的政策盲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有效引导了群众认清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乡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强大的舆论氛围。活动根据实情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小事大事难事。通过开展活动,借力帮扶取得明显成效,防火隐患及时排除,综治民调得到夯实。活动积极转变乡村干部作风,切实搭建干群“连心桥”。通过零距离的贴近群众,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合了;真心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想事情的多了;切实为群众谋求利益,解决群众困难成效明显了;服务工作平台向村组有效延伸,对村组的实情掌握得更加准确了;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为群众解决难题,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
(三)专项行动搭建党群“连心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县委组织部、水务局14名县直机关干部于8月中旬至8月底进驻我乡开展抗旱、防火、综治专项行动,我乡有效将此次行动与当时正在开展的“进村入户接地气 真抓实干惠民生”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两项工作同推进,得到了群众好评。通过专项行动,抗旱自救收到明显成效:解决用水矛盾22起,解决抗旱资金24.7万元、人饮困难1260人,投入抗旱设备348台/套、抗旱油2.98万升,争取外部帮扶力量,联系县直机关党员抗旱服务队2批次到我乡进行抗旱自救,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我乡抗旱热情;走村入户排除防火安全隐患211处,整改安全隐患152处,电改预验收781户,发放防火宣传资料2062份,购置、维修消防设施、器材12台(处),制作消防宣传展板、标语、警示牌120条(块),落实特殊人群监护人38人;发放综治民调宣传资料2062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36条,当场答复解决问题156条,想办法尽快解决问题198条,上交县民情中办82条,综治民调得到夯实。
(四)结对帮扶联结党群“友谊带”。今年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并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从农村党员中筛选出素质比较高,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和热心于公益事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党员与村里的贫困户结对子,每名党员负责联系帮扶2—3户困难群众,带领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全乡共有260名党员与680户群众结成对子,他们当中有“红茄种植大王”蒙爱贞、杨进友,“岩竹收购大王”杨盛亮等。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全乡有128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有260多户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五)农家讲堂传授党群“致富经”。我乡位于城郊、离县城近,耕地平坦、土壤肥沃,群众思维活跃、干事创业劲头足,社会稳定和谐、投资发展环境好。当前,国家惠农政策优,我乡也出台了一些农业种养奖补政策,群众发展致富的愿望强烈。但是,群众致富存在门路不广、眼界有限、知识不够、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乡党委主动联系群众,采取专家上门“开处方”、现场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育出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全乡形成了蔬菜、水果、金银花、肉牛、泥鳅、土鸡等特色种养殖示范点20多个,培训农户800多户。在培训户的示范带动下,全乡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一大批新型农民。
(六)网络载体构筑工作“新平台”。为更好地开展加快群众路线理论转化,乡党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全县率先建立了“下乡乡党建网、党员QQ群”,开创了把党员教育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在网上的先河。下乡乡党建网的理论专题专栏、理论探索、图片新闻、乡情介绍、热点信息、党代表园地等多个栏目可以让党员群众随时就全乡党务、政务建设及社会热点、民生问题通过在网上写评论文章直接向乡党委提出意见和建议,扩大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为党员履行党员义务,群众建言献策提供了新渠道。
(七)汇智聚智共谋党建“新发展”。开展“我为下乡增光彩”金点子征集活动,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等方面向群众共收到建议26条,意见37条。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共谋下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切实推动了下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系列座谈会,5月4日“善谋实干、科学发展、不辱使命、以创新的精神奋力推进下乡跨越崛起”座谈会上,群众就玉带河保护、农业产业开发、土地流转、村寨美化亮化、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10月25日的种养大户座谈会上种养大户对如何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处理好发展种养业大户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积极建言献策。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把创新作为一种思维,作为一种习惯,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坚定不移的走好群众路线,使我乡党建事业不断有新气象,不断上新台阶。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李信 田祖敏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