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吊脚楼矗立在玉带河畔,家家户户庭院整洁,在成片的蔬菜基地里,村民们在忙碌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金秋时节,走进通道万佛山镇所里村,一幅美丽画卷呈现在眼前。
“要不是村主任杨进友帮我发展蔬菜产业,我现在还在外面飘泊,一家肯定还过着贫困生活。”该村蔬菜种植大户杨友平说。
村民纷纷抢着说,杨进友是全村老百姓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年近5旬的杨进友,一个看起来非常精神的侗家汉子。
杨进友说,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侗乡大地后,许多年青人走出大山,寻找生活的新出路。由于家庭贫困,1995年,杨进友到广西灵川化肥厂打工,由一个普通工人一直干到搞销售。
“打工不是长久之日”,杨进友想在心里,记在脑里。2005年春节刚过,他决定不再去外面打工了,想在村里干一番事业。
根据本地的气候情况与离城里近的优势,杨进友决定种植蔬菜。他将自家的5亩耕地全部种植了茄子,村里人不理解,还笑话他的盲目行动。经过1年的精心种植,当年收入1.5万元,成为村里首个靠种植的“万元户”。
随后,他将自家承包地全部种上蔬菜,另外还承包了村里10亩耕地种上了茄子、黄瓜、辣椒等,靠实干不但让他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还让村里老百姓刮目相看,大家纷纷对杨进友种植蔬菜赞不绝口。
为了更进一步掌握种养技术,自己还于2012年报读了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湖南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招办的乡村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
掌握了种养技术、懂得了市场经营,还会企业管理,杨进友得到全体村民的信任与认可,于2014年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2017年当选村主任。
“必须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杨进友说,现在村民把我推到村主任位置上,感到压力重大,一定要对得起村民的信任。
在他带领下,村里成立了通道良友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会员有56户,种植茄子、辣椒、黄瓜等蔬菜640亩,还在周边村大规模种植,带动280余人就业,人均每月2200多元。合作社会员每年每户平均可得纯利近5万元,走上脱贫致富路。
“不但要带领老百姓走上脱贫致富路,而且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让老百姓过上有滋有味的生活。”杨进友说,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美丽乡村建设上。
该村采取“上面筹一点、村民集一点、合作社赞助一点”的办法,大力开展民风民俗及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并通过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加大了村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村道、基耕道全面进行了平整,通村路灯全面搞好,村里文化体育场所全面建成。
作者:陆中午 胡益龙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