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书华章,砥砺奋进谱新篇
过去五年,陇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呈现出经济繁荣、民生改善、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抓基础,打造宜居生态村庄
五年来,坚持基础先行,镇区面貌得到明显改观。着力实施生态人居工程,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新建村级道路共58.6千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465盏,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电话、手机信号、广播电视、无线信号实现全覆盖,完成厕改1000余户,大力整治马路市场,新建两个农贸市场,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实施绿化造林1.2万亩,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一河一长”“一河一策”治理体系,镇村两级河长27名,完成巡河900余次,强力推进秸秆禁烧;持续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等整治,先后创建陇城村、张里村等5个县级文明村。西壁村、路塘村等8个村先后荣获县级清洁卫生“十佳村”,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激活力,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五年来,始终把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山区优势,招商引资,在种养殖方面实现了突破。全镇15个村成立村级产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基地,12个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设480亩枣蜜桃基地。同时撬动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成功引进农业公司进行投资,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坪阳村、马田村种植荷兰豆250余亩;积极推进“两茶一药”产业建设;形成1万5000余亩的钩藤,1万5000余亩的油茶,5000余亩的茶叶产业;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适合环境生长的“短平快”农作物,种植香芋南瓜850余亩,种植辣椒335余亩,罗汉果500余亩。通过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3500元提高到2020年的7000元。全镇1113户4677贫困户全部脱贫,产业脱贫显成效。
重民意,牢固综合治理新局
五年来,坚持以民为本,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有效解决一批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难题;教育事业更加均衡;新建通道三中学生食堂、活动中心、教师周转,新建陇城镇中心幼儿园,通道三中校园内进行提质改造工程。医疗卫生更加惠普,完成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共2400余人、孕妇免费产前筛查500余人;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覆盖法定人群,五年住院报销5967.86万余元,发放养老金2348.37万余元、低保金710万元。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扎紧口袋,掌握防控主动权,加快推进疫苗接种,按照“应接尽接、能接尽接”原则,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镇在县内接种疫苗达1.14万余人。
深化文明建设,举办镇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暨唱红歌比赛、乡村振兴杯排舞及篮球赛等活动;双拥氛围更加浓厚,对全镇435名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实现走访全覆盖,发放退役军人优抚资金618.9万元。扎实开展平安创建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落实“一村一辅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接边地区“矛盾联防、纠纷联调、组织联建、普法联宣、法律联援”的“五联”工作机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边行政村签订联防联调协议,并建立边界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3个。深入开展农村团寨火灾、森林火灾隐患、食品药品安全等安全专项整治,连续五年未发生特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先后荣获市级平安建设模范乡镇、市级安全生产示范单位。
回望砥砺奋进这五年,陇城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陇城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画卷已经展开,陇城镇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担新使命,阔步新征程,奋力谱写陇城新篇章。
来源:通道融媒
编辑: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