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阳光透过掩映的松柏照耀在通道烈士陵园的地面上,一位老人正如往常一样清扫地面落叶,他就是石进华。他风雨无阻管护烈士陵园40载,用满腔热情写下了拥军爱兵的感人事迹。
今年68岁的石进华是双江镇桥头村一组村民。1982年,29岁的他成为了驻通部队的一名编外职工,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也是在这一年,他开始了与烈士陵园的不解之缘。
20世纪70年代初,第二炮兵工程兵某部进驻通道,克服千难万险进行国防工程建设,其中77名烈士因公牺牲,将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烈士们的墓碑都很简陋,长期无人管理。石进华无比痛心,于是和妻子开始义务管理和维护陵园。双江镇桥头村 村民石进华
石进华:“那时候是没有钱的,义务的,礼拜六,礼拜天都是我和老伴过来,那时候我老伴在部队属于家属,她就过来帮忙,打扫啊,管理啊,清理啊,都是我们两个。”
石进华和老伴两人从原始的墓碑上将信息一个字一个字地摸了出来,经过反复拼摸和查阅档案,终于将73名英烈的姓名与生平事迹核对完成,并交给当地驻守部队。但其中四个墓碑由于破损严重,信息无法还原,经过商议,便将其立成了四个无名烈士墓。双江镇桥头村 村民 石进华
石进华:“这个也是一个无名烈士,他是为了通道的国防建设牺牲了,名字已经找不出来了,成为了无名英雄。”
每当石进华说起这些年陵园的变化,他的言语中总是充满了欣慰。双江镇桥头村 村民 石进华:
石进华:“这些墓已经维修了四次,最开始的墓碑是一块板子,第二次是水泥,第三次是不统一的水泥、青石都有,后来经过第四次维修,现在才搞的这么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时光荏苒,昔日人迹罕至的陵园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越来越多的部队官兵和群众自发来到这里纪念英烈。当年阳光帅气的石进华也在时光里慢慢变成了一位略显瘦弱的老人,但是,他对部队的情感、对逝去英烈的敬仰从未改变!双江镇桥头村 村民石进华:
石进华:“现在也年纪一天一天的大了,现在在部队也干不了什么,为国防也出不了什么力了,我就只能尽我小小的,微薄的力量,看守烈士陵园,为战士们,为烈士们擦擦碑,扫扫地,陪伴他们一生吧!”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龙婷 欧梦辽
编辑:黄俊
本文为通道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ongdaonews.com/content/646847/96/1359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