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融媒12月12日讯:12月12日,通道转兵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交流座谈会在通道召开。
今年是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通道转兵90周年。本次交流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研究、宣传红军长征“通道转兵”重大历史事件的地位和意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杨胜群,省委党史联络组副组长杨泰波,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长征组召集人马卫防出席会议并讲话。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蒋建农,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湖南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胡振荣,湖南省委党校教育长霍修勇在会议发言。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谢承新主持会议并做小结,怀化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卫林和通道县委书记覃歇民致辞。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突破蒋介石布下的四道封锁线后,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不仅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而且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毛泽东进入中央实际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成为长征中中央红军伟大战略转折的开端。
杨胜群在讲话中指出,通道转兵是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的开端和起点。通道转兵是中央红军长征战略方向和党的军事路线历史转折的开端,改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是对临时中央“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的否定,也是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政治路线的开始。通道转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思想新觉醒的开端,不仅使党和红军摆脱了困境,而且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思想立场和思想路线。通道会议决策转兵是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新的起点,也开始形成真正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风气。
杨泰波在讲话中指出,通道转兵的历史经验及其留下的深刻启示: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应当牢记这一经验教训,把“两个结合”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顾全大局是团结胜利的根本保证,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努力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马卫防在发言中指出,从毛主席的力挽狂澜到党和红军的绝处逢生,从决策通道转兵到党和红军自此处处有“通道”,不仅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而且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我们党在长征途中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通道很小,小到只是一颗火种,也把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照亮;通道又很大,大到已经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闪耀着中国革命的蓬勃希望。
蒋建农在发言中指出,以“通道转兵”为开端,经过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构成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重要历史意义主要表现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实行民主集中制,强化党的集体领导;自“通道转兵”的建议被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采用开始,毛泽东再次进入党中央决策的领导层,并逐步成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胡振荣在主旨发言中提出,通道转兵是中央红军长征战略转变迈出的第一步,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序幕;通道转兵贯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为伟大长征精神的锻造熔铸了灵魂与生命;通道转兵凸显了毛泽东同志的格局和伟略,为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起到了奠基作用;通道转兵激发了独立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主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近百篇,经评审共有47篇优秀论文入选。来自省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与党史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约80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围绕“通道会议历史背景”“通道转兵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通道转兵与长征精神”“通道转兵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等领导人与通道转兵及其它”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大推动了通道会议及通道转兵有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陈甜 石世忠
编辑:位倩倩
本文为通道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ongdaonews.com/content/646856/56/1453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