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道融媒7月27日讯:7月26日,由县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非遗文化公益课堂在县关工委活动室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非遗文化,守护民族瑰宝”为主题,通过公益课堂的形式,将侗族服饰、传统戏曲等非遗技艺带入青少年儿童生活,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公益课堂内容涵盖了侗族服饰制作、琵琶弹唱等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讲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通过现场演示和耐心细致地讲解,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侗族服饰非遗传承人还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传承经历。
侗族服饰非遗传承人杨光玉:“作为一名指导教师,看到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非遗魅力,我感到特别欣慰。传承非遗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其中。”
本次公益课堂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学习非遗文化的同时,动手实践,加深对非遗技艺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孩子们认真聆听传承人的讲解,仔细观察每一个动作和细节,随后纷纷动手尝试,展现出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
学生吴旺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侗锦艺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是装饰性极强的艺术品,这些作品总以简洁、自然、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一种纯朴而温暖的美感。”
据了解,除了课堂教学,本次公益课堂还将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非遗作品展示、非遗文化体验等,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非遗文化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中,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王院儒 杨春艳
编辑:李央
本文为通道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ongdaonews.com/content/646941/74/1516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