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新闻网讯:“我手上的是目前市场上卖的最好的匙吻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鸭嘴鱼,目前养殖的成本每斤10多块,出售价格为每斤35元左右,利润十分丰厚!”台上的老师——技术员谢鸿青边说着边把举起手中的两条大鱼做示范,围坐在旁边的“学生”继续聚精会神地听课……
日前,笔者在通道县溪镇晒口村“旁听”的面向库区移民项目推介培训课上的场面。晒口村村民邓清忠手指着不远处的晒口水库感慨地说:“我今年78岁了,从1995年至今,搬出来17年了,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党和政府一直没忘了我们啊!”
近年来,县移民局以维护和促进库区稳定与发展为重点,以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大力实施以创建小康库区、创建文明库区、创建平安库区、创建美丽库区为核心的“四创”工作。围绕“山上”和“水面”两篇文章扎实做好产业开发,继续抓好大库养鱼、库叉养鱼、拦网养鱼项目,大力推进网箱养鱼项目,积极引导移民采取“公司+基地+移民”的模式进行库区水面开发,主要以匙吻鲟、罗菲、黄刺骨等经济价值高的名贵鱼种养殖为主,目前已发展网箱养殖360口。同时,积极倡导“人畜下山来,绿色留库区”理念,在库区代金发展200亩浙江乌梅示范园,在播阳镇地角村发展野生山核桃基地林100亩,在锅冲村发展板栗300亩,发展香菇种植户128户种植香菇达60万棒;发展百合种植户121户,种植面积302亩,年产30万余公斤,努力打造库区无公害果蔬基地。在特色养殖方面,投入11万元扶持移民发展特种养蛇,投入5万元在库区养殖生态土鸡、土鸭2000羽。并且积极发展支柱产业和基地建设,在钩藤种植协会带领下,组织12户移民在晒口库区中央坡种植380亩钩藤基地。种种举措为移民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开辟广阔空间。实现库区移民“住得下、安得心、能致富、不反复”。
如今,走进每个移民新村,看到的都是“村庄齐整、庭院整洁、道路平坦”,感受到的是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江口村村主任杨先蓉信心满满的说道:“我家养鱼今年预计收入5万元,现在新房盖好了,腰包也鼓起来了,我们移民终于过上好日子了。通过今天的项目介绍,我打算以养生态草鱼为契机,带领全村种鱼草,带领全村生活更上一个台阶。”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胡仕和 蒋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