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木脚乡农村劳务经济转型专项调研报告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马德志 编辑:redcloud 2015-01-12 16:51:33
—分享—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乡农村劳务经济转型提质工作,按县农办的工作要求,我乡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农村劳务经济转型专项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乡农村劳务经济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乡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我乡总人口为4600余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为2800余人,转移就业人数为600余人,转移就业的主要地域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据统计,全乡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5%,省外务工人数远远大于省内的务工人数,在转移就业的600余人中,有400余人选择了到省外打工,因为在省外所获得的收入也会大于在省内获得的收入,在省外务工人员的工资一般在2500元以上,而在省内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

  二、农民返乡创业基本情况。

  据统计,过去的劳务人员大多从事建筑力工、装卸力工等体力活,从事技术工种的不多,而现在却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从事装璜、磨工、焊工、车工、钳工、机修工等技术工种的人员已占相当比例。现在,也有许多外出务工的人员在学到一门技术或经商的本领后选择了回乡创业。近几年来,已有40余人选择了回乡创业,占外出务工农民工的7%,他们中的年龄大多在30岁至40岁之间,有15人,20岁至30岁之间的有5人,全部为男性。在全部40余人中,大专以上文化的有2人,高中及中专文化的有7人,其余的为初中以上文化的。

  通过调查,许多的人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的培训力度,他们对种养技术、实用技能有较大的学习需要,同时希望能够提供市场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在就业意向方面,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性行业,掌握了一门技术后,希望能够朝着技术人员层次发展。他们希望本县内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工资也能够和到外务工的工资相对等,这样,既可以增加劳动收入也可以就近照顾家人。

  三、目前农村劳务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劳务输出能够不断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就业岗位,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另外,土地的集中,有利于调整农作物布局,又使林、牧、副、渔等产业得到有效调整。近年来我乡蔬菜产业的迅速崛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以前,老百姓农闲时无事可做,赌博、打架等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劳务经济发展起来,人们没有了闲工夫,都一心想挣钱、一心想发家,扰乱社会治安、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减少了许多,农村出现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外出务工者的文化程度偏低。近年来,大部分外输人员都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外出务工,没能做到先培训后输出,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进行一定技能培训,素质不高。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较大盲目性。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劳务信息渠道不畅,劳务经济中介服务主体发育滞后,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无序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目前我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仍然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友缘带动为主,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有序转移格局。

  四、几点建议。

  (一)在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上下功夫。首先,要教育群众摆脱宿命论思想的束缚,培养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其次,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敢于追求未来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再次,还要帮助群众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发家致富,靠自己的双手架起通向富裕的金桥,在外面广阔的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在畅通输出渠道上功夫。一要变自由输出为组织输出。要健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把劳务工作时时抓在手上,变自由输出为有组织的输出。二要变盲目输出为定向输出。要多联系一些输出渠道,多辟建一些劳务基地,多提供一些劳务信息,使劳务人员输出有方向,立足有根基,挣钱有把握。三要变就地输出为异地输出。本地经济不发达,内转人员收入较低,加之市场狭小有限,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而向发达的大、中城市输出,活好找,钱好赚,收入远远超过本地。

  (三)在强化务工者素质上下功夫。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必须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学校或有关培训机构搞好衔接,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马德志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