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培训走进城区文艺队
侗族大歌培训走进陇城镇小学
侗族大歌授课走进坪坦乡片区
侗族大歌授课走进牙屯堡镇片区
通道新闻网讯:“布谷···布谷···布谷····”10月30日,在牙屯堡镇文坡村村部楼近百名群众正在集中学习侗族大歌《布谷催春》,这是该县全方位推进侗族大歌保护传承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道为做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于10月1日至30日在全县分6个片区进行培训。培训点主要以坪坦、岭南、高步片、芋头、中步、梓坛片、杆子、吉利、黄柏片,文坡、坪日等为重点村寨,邀请贵州、广西侗族大歌传承人及歌师6人到各村寨住村进行侗族大歌授课培训。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称为“嘎老”(gal laox),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其内容主要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及人间友谊。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叹惜青春歌》、《父母恩情歌》等。侗族大歌中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宝贵中的珍品。
侗族大歌的演唱方式和组织形式也很特殊,在历史上,侗族大歌流行在各村寨都有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歌队,如儿童队、少年队、青年队、中年队、老年队等。这些歌队都按鼓楼、氏族或村寨自由组合,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余人。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各方面的研究价值。2009年侗族大歌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悉,本次培训主要传授传统经典侗族大歌曲目,并进行辅导、提升艺术水平,主要曲目包括:《劳动歌》、《十二月歌》、《看牛歌》、《出嫁歌》、《抬木歌》、《谷歌》、《布谷催春》、《有心人》、《担水歌》等,11月中下旬将在县内举行“侗族大歌节”活动。
近年来,通道县立足文化旅游,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结合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加速发展乡村旅游。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吴瑞雄 梁经利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