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融媒1月4日讯:走进坪坦乡半坡村,鳞次栉比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群山之间,一栋栋侗乡民屋在半山腰的云雾里若隐若现,与青山、绿水、薄雾相互映衬,一幅清新美丽的新时代农村画卷跃然眼底。近年来,该乡以党建引领搭建平台,切实把“庭院经济”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深挖侗乡侗寨民族风情,持续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抓实产业,在亮点定位中凝心聚力。该乡实地考察了解了半坡村的农户房屋、荒地、家庭种植情况以及屋前屋后地块分类等信息,将半坡村的特色农产品与产业进行分类,明确了“民宿+”的庭院经济发展方向,并以美丽乡村建设“好看、好住、好吃、好玩、好购”的五好标准优化居住环境,合理规划产业定位,形成“康养半坡”的亮点,保证庭院经济顺利可持续发展。半坡村党支部书记欧勋以“抓康养,推侗药”为中心,联合村中欧宇阳等6位侗医药非遗传承人,在自家庭院中进行侗药培育,发展侗寨特色侗医药,村民欧利纯以此为契机办起了康养民宿,进行食药同源理疗,提供侗医药沐浴、泡脚等康养项目,在全县打响“康养半坡”的名片,提升农户内生动力,也助推产业链的形成,为农户带来了额外收益。
抓牢管理,在体系建设中精准用力。在半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家庭民宿、家庭侗服饰体验室、侗锦体验中心、侗医理疗馆等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相继生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庭院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升。此外,该乡通过以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从绿色发展、有机种植、特色养殖等理念及技术出发,以专业团队差异化管理、专业化的指导培训,提升农产品品质;并借助乡村振兴资金补贴、招商引资客源引入等方式,激励农民投入庭院经济发展,打造半坡食品安全示范点,亮出家家户户拿手菜、形成“一村一品、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的庭院经济体系特色。
抓准资源,在实践示范中聚焦发力。在实践中,半坡村结合现有资源,引入学校、企业、艺术家、大学生等各方资源,在保留传统侗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利用本地竹木、土砖、旧瓦、鹅卵石等,对道路、沟渠、菜园、池塘等进行微景观改造,做好农村“家园、果园、菜园、花园、公园”的基础打造,形成宜居的乡村建设示范区;围绕“民宿+庭院经济”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引导群众走“以旅富民”的新路子,让土生土长的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以“种植采摘、农业科普等与教育”相结合,打造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研学教育基地;以“侗民俗、文创产业”相结合,巧打“民族文化牌”,通过展示现阶段庭院经济发展成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庭院产业振兴发展。目前,半坡村已经与13个市场主体达成合作关系,逐步形成高质量纵深推进的发展新模式。
抓好典型,在创先争优中持续给力。作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半坡村通过私人定制、接受预定、分发订单等形式壮大庭院经济体量,村支两委抓好典型示范,多元化宣传“民宿+”的庭院经济价值,农户发展庭院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点带面、多点多面的庭院经济示范户慢慢涌现,更多农户参与到庭院经济的建设中来,方寸之间释放农村新活力。村里长期设立“美家美妇”“庭院经济发展优秀户”等奖励,以积分制的方式每季度评选表现最佳、贡献最大的农户,在村务宣传栏予以宣传。如今,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方寸闲置地”正逐渐成为“增收聚宝盆”,一幅看得到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宜居院落在半坡徐徐展开。截至目前,半坡村已打造特色庭院30个,典型示范、样板带动的“庭院经济”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陆晓娜 唐继芳
编辑:王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