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融媒5月23日讯:近日,我县2024年侗戏保护传承与发展培训班开班,在全县范围内分七个片区开展为期一周的侗戏培训,把通道侗戏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推上新台阶。
在岭南片区的培训班上,声乐、舞蹈、唱词等专业培训教师以及侗戏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对受训学员分别从侗戏的韵律、语言、唱腔、步法、造型技巧、乐队演奏、创编等方面现场进行创新指导,全方位提升受训学员在侗戏演、表、导、创等方面的能力,为侗戏传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们学这个乐器(梆子)刚刚学两三天,跟那个老师傅学的,我们本来是不会的,现在刚刚找到了一点感觉,我们学这个侗戏很开心。”学员杨连凤说。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2006年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直以来,侗戏唱腔比较单调,形式简单,动作朴实,剧情单纯。
“现在我们有进一步的改革,融入了很多调子,有彩调、桂剧、黄梅戏、阳戏,我们今天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融入了黄梅戏和彩调。”侗戏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龙登娥说。
通道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目前已有“珠郎娘美”、“雾梁情”等多个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流传于民间,经过长期的创作和演变,在编剧、表演、音乐、演奏、服装、舞美、舞台调度等方面都得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90年代末,由于青壮年人大批外出打工,侗戏传承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很多村寨已无法组织侗戏队和开展侗戏演出活动。近年来,我县通过收集、整理、研究侗戏剧本、举办侗戏电视宣传月活动、开展侗戏培训等措施,不断对侗戏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县里面开展这个侗戏培训,我们很高兴。因为现在这个侗戏差不多要失传了,我希望这次培训可以培养出一些侗戏骨干,把侗戏发扬光大。”侗戏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龙登娥说。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杨雨晴 吴启荣 吴林勇
编辑:黄俊
本文为通道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ongdaonews.com/content/646849/68/1393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