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融媒8月3日讯:“空气”也能卖钱,还能当作资产抵押贷款,这绝对是一个新的概念。今年5月,湖南省首批林地生态系统碳汇权证暨林业碳券在通道侗族自治县正式发放。林业碳汇权证、林业碳券究竟是怎样让空气“变现”?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如何走向和谐统一?
听说杨盛谋“卖空气”赚了钱,三天两头便有村民到他家一探究竟。
看到这些钱实实在在打到了账户里,大家总算是相信了。
这里的“空气”是指林地能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而“卖空气”指的就是进行碳汇交易。
这一切得从林业碳汇权证和林业碳券的发放说起。碳汇权证是开发林业碳汇资源的“身份证”,像不动产一样可以抵押、转移和变更。林业碳券是森林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有了这“一证一券”,林农就可以在碳汇交易平台变现。
今年5月初,杨盛谋和其他3位林农听说可以“卖空气”时,果断地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拿到湖南省首批林业碳券后,他们当即在现场与企业进行了碳券交易。按照每吨76元的价格,由4家企业认购1379吨,4位林农总共卖得了10.48万元。其中通道大锅冲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买走了551吨。
该公司项目经理王向表示,按照国家要求,企业的碳排放量要逐年减少,如果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是破坏了植被,就要购买碳券。
通道大锅冲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向:“我们企业是做风电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的。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修建道路和升压站建设破坏了一些植被,所以我们要通过购买碳券进行补偿。”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个林业大县,拥有林地1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9.54%,且多以中幼龄林为主,具备持续增加碳汇能力的条件。
通道也曾是全国深度贫困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虽然目前已经摘帽,但是人均收入依然很低。长期以来,当地人面临着“靠山不能吃山”和“端金饭碗受穷”的苦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态产品“难交易、难变现”。“一证一券”的发行,让穷县找到了“致富经”。
经测算,通道年度林业碳汇减排量达228.28万吨,按首笔认购价格76元每吨计算,价值约为1.73亿元。
湖南省政协委员 通道侗族自治县副县长张运平:“这‘一证一券’,将大自然的‘空气’变成了可交易的真金白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据了解,碳汇交易并不是一锤子买卖。碳汇量的测算以5年为一个周期,5年之后,同一片山林的“空气”可以再次出售。
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生棋村村民杨盛谋:“5年之后,我的树木长得越大越粗壮,储碳量也会更大,而且碳汇交易市场会更加完善,每吨的‘空气’价格会上涨,我赚到的钱会更多。”
“空气”不仅能卖钱,还能抵押贷款。家有38.2亩林地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村民杨光标,通过抵押林业碳汇权证进行贷款,拿到了10万元的资金。
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村民杨光标:“拿这个政策去做贷款,贷款手续也很简单,我现在可以用我贷过来的钱,去发展林下经济。”
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碳汇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蓝振盛:“我们这个碳汇量的计算,其实我们不是算它固有的碳汇量,而是算它的碳增量,就是人为干预、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我们才能把它算作可以交易的碳汇量,所以进行林下经济的经营活动是完全可以的。”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林业碳汇与林下经济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林业的产业结构,也为林农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贡献了力量。
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村民杨光标:“就拿我家来说,我家现在有三十多亩,三十多亩要是搞黄精的话,按照现在市场行情来算收入的话,一年的话应该每亩有三千多点,然后三十多亩一年下来将近有十万元的收入。”
过去,林场要获得经济效益,主要依赖伐木,经济效益低不说,还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今,靠着碳汇项目,不用损害植被就能获得收益,并且植被越多、越好,变现的钱就越多。这极大地激发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热情,带动了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走向了和谐统一。
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村民杨光标:“现在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森林就是一笔财富,所以我们更注重对森林的保护。”
近年来,湖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怀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将空气“变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了发展胜势。
怀化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张华:“给我们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开辟了实现‘两山’理论的一个新的途径。”
将空气“变现”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实践证明,林业碳汇项目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探索。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黄超俊 龙婷 欧梦辽 吴阳
编辑:李央
本文为通道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ongdaonews.com/content/646855/65/1447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