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坡下,雄关镇,芦笙扬,侗歌唱,在这民族风情浓厚的热土上,牙屯堡中学以极具有特色的办学思路,创造过无数的辉煌。近年来,先后荣获“市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首批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连续八年荣获通道县教育局“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一所办学条件优良、规模较大的农村初级中学。
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进取、奋力拼搏,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学校德育和校园美化净化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学校的全体领导干部,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学校工作发展,积极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狠抓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积极的态度加快发展,在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实施优质教育的力度。学校成立安全综治、德育、教研教改、计生、关协等各种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分析创建工作,采取措施,制定计划。把学校作为倡导文明,传播文明的重要阵地,努力促进当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提高。
二、工作务实,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牙屯堡中学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充满活力与朝气,在全校58位教职工中,40岁以下的有52人,占89.6%。学校全体教师工作务实、团结协作,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坚持抓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行风建设水平
学校坚持把师德工作落实到学校的每一角落。成立以支部、工会为核心的德育网络,加强对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办公纪律、个人修养、教学业务和管理能力的提高等问题的教育,支部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如今全体教师积极发扬“爱岗如命、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精神,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2、加大了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
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对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师训工作由业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务处牵头,教研室、政教处等共同协作,制订了较为长远的师训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青年教师和各类教师的培养工作,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年轻教师能迅速熟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适应我校教学工作的要求。由于学校的重视和青年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多数班主任和任科老师已经在县内崭露头角。如今年参加省级教学比武的教师就有吴娅黎、吴言能、李利堂三位老师。
3、抓紧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学历达标升级
县政府已经制订了实现我县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这就使得熟悉现代教学思想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变得十分迫切。一年来,我校教研室积极组织各种业务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分批参加各种证书培训考试,举行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培训班,使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大幅度提高。截止目前,全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4%。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达标升级,近几年来,学校共有5位教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被录取。
二、规范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1、实施科学管理,办学品位不断提升。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管理方法,学校的科学管理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重视落实到位。制度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学校召开了八届四次教代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牙屯堡中学规章制度集》,使学校管理真正做到了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做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问、事事有人管。
⑵狠抓了课堂秩序,严抓教学各个环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环节。因此,为了“向45分钟要质量”,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对课堂秩序的检查与反馈,把师生出勤、仪表、学生听课情况等方面都纳入检查的范围,并把评比结果纳入当月的班级操行分。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从而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⑶强化了教研教改,真正做到“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教研教改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为此,学校在全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工作务必从实,并富有创新精神,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积极地参与到教研教改工作中来。如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让侗族歌谣走进校园》就取得阶段性成果,代表全县到省里参加比赛。
2、质量立校,素质教育成果更加彰显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果不断彰显。
一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开课设节,按规定标准设置班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初中毕业会考综合评价在全县位于第二名,农村中学第一名。
二是体、艺教学成果丰硕。近几年来,学校每年举办两次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针对个别学生的需要,建立了校歌队、运动队、舞蹈队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双歌队、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如参加一年一度的镇大戊梁歌会,与彭莫山中队开展警民联欢会等,彰显素质风采,使学生的特长的到了发挥,获得社会好评。
三、强化德育工作,提高道德素养
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在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广大教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平等、民主的思想深融入教育教学中。此外学校还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与共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举办家长座谈会,校长致学生家长书信等形式,加强德育网络建设,极大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
1、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我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学校发挥党工团、政教、年级部、各班级等机构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宣传栏等,配合学校的各阶段工作重点,进行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广播站,弘扬正气,鞭策后进,激发了全体学生上进的热情;文明监督岗,使学生日常行为更为规范,使学校德育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举办如“交通安全”、“感恩教育”等专题讲座;组织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师生在参与中得到自我教育,在动态环境中得到知识的养分,精神的升华。学校还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制度,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到有检查、有评比。如文明班级评比,学生五星评选,学校十佳评选等。各项制度的完善,以及活动的开展,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形成健康文明、高雅向上的校园氛围。
2、发挥德育基地功能,让学生从实践中受到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彭莫山武警中队、镇敬老院、红军长征纪念林德育基地为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力争使每位学生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3、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谐统一,营造大德育环境。
近年来,我校坚持每学期召开各年级家长会,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形式多样,气氛和谐,效果明显。现在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举办家长学校,建立了德育社会评价制度,家长会已成为我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
四、加强学校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多年来,学校先后抓住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绿色学校、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创建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购置了部分体育设施,完善了消防设施,改善教学及办公条件,改善学校环境。 校园广播每天按时播报,宣传栏和每班板报定期更新,各种荣誉奖牌悬挂醒目整齐。政教处处每天对各班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另外学校还委派专人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及卫生进行管理。学校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教学环境宽松和谐,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指导下,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现在我校各项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有力,进展顺畅,成绩喜人,并使学校在周围老百姓中有了很好的口碑。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并将之贯彻到“教书育人”过程的始终;培养知识,促进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中国通道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