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法院:走进侗乡服务群众 加强交流为民司法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何艳 编辑:redcloud 2013-11-28 10:51:00
—分享—

  通道新闻网讯:人民法庭是法院最基层的前沿阵地,是化解矛盾,了解民情的第一道防线,是最贴近群众的阵地。本着“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困难处理在基层”的原则和“人员向法庭倾斜、装备向法庭倾斜、经费向法庭倾斜“的工作思路。通道法院要求基层法庭法官利用自身优势,以司法为民为出发点,打造“公信、诚信、威信”特色品牌,提高法庭综合实力,切实发挥“理一方民情、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司法职责,全面推进人民法庭创新管理,突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功能,努力实现公正司法,廉洁司法,和谐司法,树立人民法庭形象。今年以来,该院三个基层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274件,结案212件,其中调解140件,民事调解率为66%,撤诉33件,民事撤诉率为15.56%,当庭裁判199件,民事当庭裁判率为93.86%。

  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知法明权

  10月10日,通道法院“天平连心--万人知法明权宣教活动”第一站在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进行的带领下拉开帷幕,活动开展为期一个月,旨在通过完善法庭制度、加强法制宣传、增加与各地党委政府的交流和沟通以达到紧紧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切实做到贴近群众、为民司法。活动将以巡回走访、法制宣传的方式走往各个乡镇,真正做到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为群众解决实际的困难。此次活动共接待当事人80余名,发放《诉讼提示》、《当事人如何举证》、《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离婚案件应当提供哪些证据》等宣传资料800余份,现场收集民情30余条,为20余名群众解决了关于抚养义务、赡养问题、劳务合同、借款纠纷等法律疑问,收到了好的法律效果,彰显了为民司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促进了群众知法、懂法,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

  完善法庭制度,落实驻庭人员

  为了进一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将群众矛盾化解在基层,通道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人民法庭的各项工作制度以及干警人员的落实,为了进一步切实做好驻庭工作,2月18日,该院党组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制定了《通道法院法庭驻庭管理办法》,10月9日,该院出台了新的《法庭驻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驻庭工作的各项制度,将新的制度张贴在法庭大门内,并在法庭门口装订了《征求意见箱》,便于及时收集群众意见,更好的接受群众监督。自今年年初以来,该院三个基层法庭严格实行《驻庭制度》,每星期驻庭至少三天,有效的维护了辖区内各乡镇的和谐稳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加强多方联动,创新工作机制

  今年2月25日,通道法院副院长李进行带领临口、县溪、陇城三个人民法庭工作人员深入当地法庭进行调研,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基层法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10月10日,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进行一行8人再次来到县溪镇政府,与县溪镇人大主席吴前亮、县溪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李田亮对法庭工作进行意见交流,并且通报了2013年法院整体工作,以及汇报了此次宣传活动的情况,并希望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吴前亮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法庭的各项工作,达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有效促进了当地的和谐稳定,切实解决了群众存在的困难,并表示会全力支持法院的各项宣传活动,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推进法庭建设,建立“三信法庭”

  人民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当事人和广大群众感知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重要“窗口”,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具体体现,该院将进一步加大对人民法庭的数字化投入,将内部局域网建到各基层人民法庭,实现人民法庭与法院机关业务同步进行审判流程管理,推进法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法庭的后勤服务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环境条件,促进审判工作的井然有序。县溪法庭庭长吴家林表示,将以建设“公信、诚信、威信”法院为立身之本,以建立“三信法庭”为新目标,做到每一件案件公平、公正、公开,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真正实现“小法庭大作为”,加强落实党委政府给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为促进一方稳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真正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何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