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仁心妙手 只盼生命再来一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宛俊余 郑娜薇 编辑:redcloud 2019-05-23 17:00:22
—分享—

  

工作中的莫进波

 

        通道新闻网讯:行医25载,从乡镇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莫进波用数十年,完成了对职业的坚持,他以严谨的态度、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博学成医,他用勤奋成就精湛医术

  “仅仅是因为中暑,我母亲被送到医院抢救,花了家里2000元。”莫进波至今不能忘记年幼时那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乡镇医疗条件差,缺乏专业医生,从那时起,我就想要当一名好医生。”

  湖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圆了他的医生梦。从走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他沉醉在了医学的世界,立志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消除疾苦。在校期间,莫进波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经常看书到深夜。毕业后来到通道县溪镇卫生院工作。复杂多变的临床治疗需要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工作中,莫进波碰到过许多突发症状、疑难杂症,但他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我们面对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怎能轻易说放弃”。

  “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对一名医生来说,每一次查病问诊,每一次救治按压,不仅是对医学理论的实践,更是对病者疾苦的感同身受。正因如此,莫进波潜心研学,艰苦修行,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医术。

  2009年,莫进波调至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从乡镇卫生院到县城综合医院,面对的病例更复杂了。新的考验没有难倒莫进波,他依旧扎实工作,主动担当,凭借精湛的技术成为医院的业务骨干,并多次被选送到省市医院进修。2013年,莫进波被任命为内一科副主任。

  2015年4月起,莫进波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最让人绷紧神经——这就是ICU。影视剧里,伤者从救护车里推出来,上仪器接设备,观者会不禁屏住呼吸。“我们经历的何止这些?”莫进波说:“高坠伤和外伤病人惨烈的样子,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面对鲜血淋漓的场面,普通人不免会眩晕紧张,可在莫进波眼里,这些都已习以为常:“留给我的时间总以秒计,没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只求尽可能维持病患体征指数,为下一步手术创造条件,在这里,我们是从死人中间抢活人。”

  莫进波始终坚持危重患者会诊24小时随叫随到,事事亲力亲为,并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不断用新理念服务全县父老乡亲,他无法回忆受过多少表彰,相比对垂危生命的挽救,这些已经不再重要。

  正德行医,他用行动书写高尚医德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莫进波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每次抢救行动都冲锋在前,不计辛劳。

  2017年4月12日凌晨2点,忙碌了一天的莫进波已经入睡,24小时不关机的电话突然响起……

  县溪镇晒口村年近70岁的彭大爷因尿毒症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送院抢救。

  莫进波并不是当值医生,但患者病情危急,他没有多想,穿好衣服,冷水冲了把脸,立即赶到医院进行紧张的抢救工作。

  强心利尿、护心对症支持治疗和面罩吸氧、吸痰、加急抽取血气分析,彭大爷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莫进波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半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心衰症状更严重了,生命体征参数还在下降。病情危急,普通病房条件有限,莫进波当即决定:“说服家属,转ICU!”

  注定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导尿、插管、上呼吸机、锁骨下静脉置管、胸外心脏按压,无数次的按压、查体、抢救,伴随着紧张、失望、欣喜,当天边泛起第一缕朝霞时,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彭大爷的家属喜极而泣,而莫进波只是轻轻舒了一口气,悄然离开。他需要尽快休息调整,因为莫进波无法知道下场战斗会不会接踵而来。

  这样的艰苦鏖战,莫进波早已习惯。

  迎难后勇,他用时间创造生命奇迹

  有人说,医生需要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和一颗传教士的心灵。因为对生命怀有更深的悲悯之心和敬畏之情,莫进波对患者从不懈怠和马虎,用真情、知识和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在县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杨女士产后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妇保院紧急向县第一人民医院求助。

  接到紧急会诊电话的莫进波刚值完24小时机动班,尽管身体十分疲惫,但他依旧迅速整理装备赶往妇保院参与抢救。

  赶到妇保院后,莫进波看到的是产妇苍白的脸色、冰凉的四肢,他立刻明白,这是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病人。

  明确病情后,莫进波立即确立了抢救方案:止血、输血、抗休克,积极为手术创造条件。

  “补充血容量、联系血库、交叉配血予患者输血,抽动脉血气分析,予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一切都熟练于心,莫进波指挥着现场医护人员各就各位。

  输血同时协助产科医师进行子宫切除手术,为保证产妇的安全,莫进波寸步不离地守在患者床前,时刻盯着心电监护仪,根据血氧、心率、血压等数据的变化来判断产妇的情况,不断调整抢救方案。

  经过几轮病情恶化的抢救控制,终于在一个半小时后,产妇情况趋于稳定。莫进波和医护人员成功完成了抢救工作,成为跨院联合抢救急危重产妇的典例。

  从医以来,莫进波从死亡线上挽救回了无数条生命,托起了侗乡人民的生命晴空。

  忍辱负重,他用包容告慰逝者已矣

  “我不回避谈及死亡,医学是客观的,起死回生是有条件的。” 莫进波说:“我经历过抢救无效的病患,伤势过重已无力回天,我们只能放弃。”

  敢于坦然对面宣告死亡,源于对医术修为的自信,莫进波所尽到的,是代表着现代医学最大的客观能力。

  莫进波说:“医者仁心,我何尝不想在ICU里多夺回一条生命?面对逝者,我会深深遗憾,但情绪不能被干扰,这是对下一个即将被抢救生命的起码尊重。”

  2017年,县城一名学生因为贪玩,在4楼窗台睡觉,不留神失重坠落,家属立刻将其送进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抢救,莫进波迅速组织脑外科、骨科医护团队会诊。莫进波发现伤者呼吸极不均匀,初步认定为脑干损伤。后经CT颅脑扫描证实了他的推测。

  “脑干和脊柱损伤是不可逆的,孩子送医时虽然还有呼吸和心跳,但已处于脑死亡状态,所有神经反应都没有了。”莫进波调整好情绪,遗憾地将实情告诉了孩子家属。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孩子家属无法接受,他们情绪激动,质疑莫进波没有尽力抢救,回应言语甚至带着侮辱和谩骂,莫进波没有回避,用最大的包容去安抚家属,把委屈都吞进肚子。

  最终,莫进波的真诚换来了逝者家属的信任,不再吵闹,通过他的帮助和联系,家属签下器官移植协议书,用另一种“大爱”让生命延续下去。

  亲切的笑脸、鼓励的眼神、贴心的问候,莫进波用一颗火热执着的心温暖了冰冷的病房。选择医生为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但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莫进波也不后悔,他说:“我会一直坚持着走下去……”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宛俊余 郑娜薇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