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道风雨桥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石梦灵 编辑:欧梦辽 2020-08-31 11:13:46
—分享—

通道侗乡,坐落在群山怀抱中,因其自然环境优美,天生就是一片旅游的乐土。

谈到侗族,便不得不说起侗族特色建筑,而风雨桥,就是其中之一。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全桥用木料筑成。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桥面铺板,桥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多层,每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装饰。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亦称花桥、福桥。

独蓉桥,建立在通道县城之内。据记载,独蓉桥于1983年决定建造。1984年3月12日正式兴工,历时七个多月始成。因桥横跨渠水,对峙独岩,古称芙蓉里,故称独蓉桥。桥身全长66.7米,宽5米,桥面系钢筋水泥结构,桥下有三座高7米的椭圆形料石桥墩,桥上有12米高的阁楼三座,檐高3.5米的游廊16间。主要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混泥土和木质结构,琉璃盖瓦来自陶城铜官。

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可以鲜明地感受到独蓉桥的设计精美。廊桥横卧在两岸,稳重而不失大气。桥面是十分平整光滑的,桥上的长椅井然有序地设在两旁,柱上浮雕的事物栩栩如生,楼阁飞檐重叠,整个桥面涂上一层红漆,庄重华贵,为桥身又添上一层古色古香之感。然而,檐上又安装彩灯,夜晚整座桥被五颜六色笼罩着,巧妙地透出一股现代感。合二为一的独特建筑风格,让人不禁感叹这别具匠心的设计无不体现出侗族人民的心灵手巧。

独蓉桥,美的不光是桥本身,就连身旁的景致也是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清明透澈的水面,河底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鱼儿在石间嬉戏,河底长着绿油油的丝草在水波荡漾,与倒映在水中的柳影相映成趣。青山隐隐绿水迢,这醉人的画卷,只远远一望便会叫你心旷神怡的吧?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那琉璃瓦上,水面此刻变得波光粼粼,显得更加晶莹剔透。坐于桥上的老人,悠闲懒散,惬意地享受着这残阳铺盖的金光熠熠的世界,夕阳黄昏下的闲话家常,此刻也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夜晚的大桥,灯光闪耀,两岸灯火辉映。桥檐上横挂的彩灯,有的赤如火,有的白似雪……色彩始终变换着,在那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反而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独蓉桥如巨龙横卧在江河之上,又如彩虹连接起两端之间,一端是昔日的贫困,一端是今朝的繁荣。曾经为多少侗乡儿女遮风避雨,始终屹立不倒的独蓉桥,任凭时间的冲刷,风雨的洗礼,反而更加的坚固挺拔,这不就是侗家精神的最好印证吗?

风雨桥,久负盛名的侗族建筑“三宝”之一,在侗家人的智慧与经验中诞生,也是侗族文化最好的传承。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石梦灵

编辑:欧梦辽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