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担皮箩的故事

来源:通道融媒 编辑:位倩倩 2021-03-22 10:11:49
—分享—

皮箩.jpg

1934年冬天的一个黄昏,流源村12岁的杨昌彬和父亲悄悄地收留了一名右腿受重伤的红军战士。这名战士叫邱显达,22岁,江西瑞金人,在湘江战役中负伤。为了不被国民党官兵发现,父子俩每天偷偷上山采药,给邱显达治伤。在养伤的日子里,邱显达给昌彬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讲共产党带领穷人闹革命的故事。从此,昌彬就记住了红军,记住了共产党。

两月后,伤愈的邱显达握住昌彬父子的手深情地说:“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是一名红军战士,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伤好了,过几天就要去追赶部队了。我没有什么报答你们的,我原来是一个篾匠,就织一担皮箩给你们做个纪念吧。”于是,他上山砍来楠竹,精心织好了一担皮箩送予昌彬父子。

邱显达离别时。他给昌彬父子连磕了三个响头,哽咽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你们” 。八十五年过去了,杨昌彬他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每当看到皮箩,往事就涌上心头,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他常说:“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留住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对共产党的拥护。”

来源:通道融媒

编辑:位倩倩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