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访白衣观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王启友 编辑:郑候周楠 2021-03-30 16:00:15
e通道
—分享—

阳春三月,虽春寒尚未退尽,湖南通道侗乡却早已进入了期盼已久的春暖花开的时节,沐浴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满山遍野的花都开了,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各种野花。特别是那一片片格外耀眼的油菜花像金色的地毯铺满了宽阔的田野和秀美的村庄。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在一个桃红柳绿的春日里,专程去播阳拍摄油菜花海的我,顺道探访了一回白衣观。

白衣观(又名千丘白塔),坐落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以北60公里的播阳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59年),是侗族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楼阁式道教寺院,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观融汉族庙宇建筑和侗族鼓楼建筑艺术为一体,纯木结构。坐北朝南,平面八边形,边长7.5米;立面八角五层,高18.92米,占地面积约920个平方米。主楼由8根骨干柱,15根外檐柱支撑,全系铆榫嵌合,攒尖葫芦宝顶,飞檐翘角,悬铎四十个,凤拂金铃流韵,声传数里从第一层至五层设木梯旋上,每层均开有8扇窗户。观中雕塑有蛟龙彩凤,雄狮麒麟及各种花鸟图案,板壁上绘有“送妲己”、“哪吒闹海”、“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各种神话传说的壁画,天花板上彩绘阴阳八卦,顶梁上有“皇清乾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冬月廿三日”字样。原各层都置有神龛,供奉着太上老君和侗族崇拜诸神,可惜现已不存。

“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88年立架大修,并在原址上照原样重修纯木结构门楼一座,新建全木结构辅房三间,构成庭院式塔楼木构建筑群。相传,当地有人经常在傍晚时分,看到一位白衣女子亭亭玉立在播阳河对岸那片开阔的农场田坝中间,但待人走近时又消无踪影,人们以为是观音娘娘下凡现身,因此大家自动捐款捐物,由侗族道士募建了这座庙宇以示纪念,故名“白衣观”。

也许是冥冥之中天注定,机缘巧台,修建该观时容纳了侗汉民族建筑艺术之精华。如今,善男信女们却又在观中同时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和太上老君等诸神,将道教与佛家列置一块,供奉一室,本是道观又奉佛祖,若是先人知晓,不知作何感想?窃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同一境界,殊途同归。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佛教是从古印度传来的。道曰今生,佛说来世。道教通过今生的修为达到追求的目标——长生不老,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佛教通过教化度人求得来世美好人生——四大皆空,脱离苦海,死后成佛。

不过,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道家、佛家以及儒家禅宗在实现人生的意义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追求永恒的理想境界,然后上升为一种信念,上升为精神力量对生命的永恒支撑。儒家关切社会治理,道家关怀生命保持自然状态,佛家关心人生解脱痛苦;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天道”;佛曰万法皆空,道曰无为而治,儒曰礼仁安邦;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形,道无止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物我两忘,荣辱不惊”“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这些经典名言阐明了佛与道有法理相通,佛与儒有仁孝相融,道与儒有术法相补,且佛教可融万法,不排斥万法,众生平等,性体一家。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和而不同,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此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就像一盏心灯,一盏引人渡向彼岸的光明之灯。用古人先贤修身养性、处世方略来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我们的人生则会奋进而从容,提升生活品质,让我们浮躁的心得以宁静,使空虚的日子变得更加充实。

时至晌午,吃斋念佛,“一箪食,一瓢饮”,交了一元钱,舀了一碗斋饭。端碗沿木梯而上,登楼凭窗,四下观望,只见群山环抱,田野里溢满了油菜花香,播阳河悠悠绕观而过。正好印证了圆悟克勤禅师:“巍巍峭廻出云霄,顶锁水寒势处遥,坐观四望烟笼处,一带青山万水朝”的诗句。收回神往,低头我想,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用温暖点亮一盏心灯,驱散冠魔疫情的寒凉,用心感受生活,去寻找生命中的春天,待疫情过后,幸福定会像花儿一样温情绽放。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王启友

编辑:郑候周楠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