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载歌载舞庆鼓楼 匠心独具展工艺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欧梦辽 肖化冰 杨少勇 吴林勇 编辑:粟会霞 2022-02-16 18:09:20
—分享—

通道融媒2月16日讯:2月13日,坪坦乡双层村笙歌阵阵,全村村民唱侗歌、弹琵琶、跳起哆耶舞,欢庆鼓楼建成。该鼓楼的落成,为我县匠心独具的侗族木构建筑又添新景。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出名)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形似宝塔,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因为楼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侗寨中,高高的鼓楼矗立中央,居民环绕在周围,依山势层层延展,这种格局体现出侗族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

坪坦乡双层村十一檐攒尖葫芦顶鼓楼由当地木匠师傅经过三个月时间建造而成,鼓楼以榫卯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木质结构,严密坚固。

领衔墨师杨炳凡激动地说:“新鼓楼是我掌墨人生中独立带队完成的第一个鼓楼,汇集了我们团寨木匠师们的技艺特长,不仅展示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技艺,还成为我们侗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感到很自豪。”

我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202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古代斗拱一脉相承,掌墨师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使穿斗和抬梁结构更为完善充实;榫卯嵌合,更为严密牢固;设计布局,更为精致合理。在施工中不绘制图纸,体现了侗族工匠的建筑工艺水平,以工匠精神和精湛的技艺,营造核心公益文化空间。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欧梦辽 肖化冰 杨少勇 吴林勇

编辑:粟会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