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村位于通道县下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公里,221省道贯穿南北,玉带河穿境而过,是湘西南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89户,1979人,共有耕地 亩,是一个侗、汉、苗等民族混居的村寨,柑桔、蔬菜产业是下乡村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历史机遇,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全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下乡村200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首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带领全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以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要求,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加强班子建设。历年来,村两委班子团结奋进,廉洁自律,服务村民,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投资8000元修建了三个村务公开栏,使村务透明度强。党支部把监督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民主监督作用,把村里的政务、财务重大事项等都通过张贴公告形式,对外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使各项工作更具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
抓好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下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村支两委以科技兴农为依托,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鼓励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并确立了面向山地搞开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近年来,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开发了优质椪柑园500亩,成立了富发柑桔专业合作社,使得柑桔产业成为村里的一大支柱产业。积极鼓励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发展经济,初步统计,在全国大中城市投资开店办厂达60人,全县近80%的农产品产自下乡村,使我乡成为了湘西南名副其实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流通活村是下乡村发展的一大法宝,将产品销售全国各地,从而有利于稳定产业,如柑桔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的高低决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下乡村的椪柑是有质量保证的,曾荣获湖南省第二届西部农博会金奖,产品大部分销售到广东、新疆、沈阳、郑州等地,即使是在特大冰冻期的2008年,同样将柑桔子销售到全国各地。下乡村不仅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而且还注重招商引资,在下乡村内投资办厂的大企业有6家,这些企业解决了下乡村的300多人的劳动就业,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增加了村民收益,人均达5130元,使下乡村的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开展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型家庭等系列评创活动,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下乡村共制作宣传牌10块,在全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村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组织建设也直接反映了文明村建设的成果,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下乡村始终把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组织学习,并通过参观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加党员的党性,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下乡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宣誓,进一步牢记党的宗旨,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好人民的公仆。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重视教育、保障医疗,倡导科学文明。下乡村现有村小一所,招收一年级,学前班,幼儿园学生,全体村民尊师重教,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98%,村级卫生作用得到发挥,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养老难问题。村支两委重视对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村里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如端午节开展赛龙舟活动、“三八节”开展趣味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好儿媳活动等。村里办有老年协会活动中心,农民艺术团,农家书屋,并且创办的农村合作社区受到省民政厅的表彰。3、社会治安秩序安定。为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村支两委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通过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得到加强。成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治安满意率达96%以上。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村民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普遍增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村无重大案件发生。全村社会和谐平安稳定,曾荣获过湖南省综合治理先进村、怀化市文明村等。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村投入80万元新建了村部,柑桔储藏仓库综合大楼,投资了137.3万元,创办了500亩优质椪柑园,投资40万元修建连接两岸村民的玉带河大桥,投资了25万元的岩脚拦河大坝,投资42万元的新教学楼,投资48万元的下乡村道硬化,投资23万元各自然村寨道路硬化,投资67万元农田基本建设(渡槽、水渠、农田改造)。全村公路畅达,农网改造100%,农村安全用水100%,建成农村信息服务站一个。投资12万元修建篮球场一个,投资新建10万元的“五保”之家。修建城乡卫生事业的各项设施,建垃圾池10个,建立了垃圾中转站1处,垃圾桶30个,保洁员4名,村容村貌得到极大地改观。
下乡村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创建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环境进一步优化。总之,下乡村支两委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勤思善谋,开拓创新,进一步密切配合乡党委、政府,扎实工作,魅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来源:中国通道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