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奉献青春 历练人生

来源:中国通道 编辑:redcloud 2013-01-10 09:53:52
—分享—

  ——湖南省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

  姚 勇 波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会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会知道其中的酸楚;有一种酸楚你没有经历过就不会知道其中的幸福;有一种幸福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就是志愿者生活。

  心怀远志 争做新时代西部计划志愿者

  姚勇波,男,1987年12月生,共青团员,湖南岳阳人,2011年6月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时代号召,当很多人对这项政策还在犹豫、彷徨、观望时,他却把它当成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本来打算大学毕业后去东部沿海城市发展,但他认为当西部计划志愿者更能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便欣喜的报了名,义无反顾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在湖南省项目办的统一安排下,被分配到既美丽又偏远的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团县委做基层青年服务工作,主要从事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希望工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工作。尽管父母舍不得儿子远离身边,但还是耐心劝服了父母,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奔赴远方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当别人问起他为什么从岳阳跑到通道偏远的山区当志愿者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条件越艰苦的地方越锻炼人!”这番话不免让人想起知青下乡那个年代的豪情壮志,然而它却出自于一个新时代80后青年的口中,耐人寻味。在他心中,奉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理念。由于在志愿者服务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被通道县人民政府授予“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勤奋学习 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凭借一时激情做出到西部来、到基层去的决定不难,但是在基层要呆得住、做得好就很难。刚到通道时,遇到不少困难,心里还有些迷茫。一是人生地不熟,言语不同,听不懂本地话,沟通比较困难,甚至差点闹出笑话。二是由于不熟悉政府机关的做事风格,有点不适应。三是没有基层青年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

  “基层苦、基层累”没有来到基层的人永远不知道基层的真实情况。通道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活相对省内其它区域艰苦,这就要求志愿者要有能吃苦的能力。但是他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巨大的困难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起了他的勇气和动力。他从基础做起,工作中不分分内分外,帮单位人员复印、送文件、打扫办公室,通过对话的形式慢慢熟悉了解本地的方言。他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认真翻阅所有团县委历年的文件、资料,虚心向单位领导和同事请教不懂的业务知识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努力学习跟机关同事、领导处事的方法。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他熟悉了团县委的业务内容和流程,和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关系,获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扎根基层 融入基层人民群众中

  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各项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个主人公的态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努力做好基层青年工作,他从最先熟悉工作开始,主动的维护“通道青年”的网站,包括网站的更新,资料的上传,新闻稿件的撰写,照片的编辑与处理,及时更新网站最新动态,使得上级领导和基层团组织在第一时间了解通道团县委所做的工作;支持通道希望工程,尽力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积极向上级联系和向下传达文件要求,统筹兼顾,优先解决家庭贫困优秀学生;跟踪“芙蓉学子”、“圆梦红土地”等大型助学公益活动;加强团组织格局创新,积极探讨基层组织格局新情况,提出一些很富有建议的观点,为了努力完成通道21个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做出了贡献;另外,经常深入基层,关爱农民子女,参加团中央关爱农民工“项目专员”、以自身的能力帮助农民工子女,对接帮扶菁芜洲镇中心校,帮助完善学校农民工子女关爱制度;通道“2·13”火灾发生以来,立即开展募捐活动为灾区群众募集捐款,并积极与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联系,为灾区群众寻求外界资助。

  在日常的工作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适时适地开展适合团结青少年的活动项目,坚持党团共建,创新工作方式,注重培养青年团员,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团干综合素质;他坚持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思路,坚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充分发挥团组织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的桥梁纽带作用。

  他以一个基层团干工作者的姿态,坚守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基层的团建事业中,用自己的青春和无私的爱美化了侗乡的土地。用他的话来说,“既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人生便无悔”,他勤奋学习的毅力,严谨工作的作风,坚定忠诚的信仰,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涌动在西部。

 

 

来源:中国通道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