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道义工:高山义工行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谌东平 杨艳 编辑:redcloud 2013-10-23 11:13:11
—分享—

  通道新闻网讯:10月19日上午9点多,细雨蒙蒙,通道教育局和通道义工队的车辆蜿蜒在通往临口镇上洞村的路上。获知该村6岁孤儿丁颜璋的基本情况后,通道义工队员8人(含县教育局工作人员3人),特地利用周末前往走访。丁颜璋所在的上洞村平均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480米,距离临溪公路12公里,距离临口镇上18公里,是个高寒的偏僻山村,共有住户128户,人口543 人。

  道路狭窄、陡峭又多弯,车辆越往上行驶,雾霭也越浓,能见度仅15米左右。缓缓前行,终于来到丁颜璋和祖母戴桂仁坐落在海拔900多米山上的家。若不是2010年“通达”工程竣工,在这样的天气里,车辆根本无法顺利到达。

  这是个不幸的家庭。1994年,戴桂仁担任了二十几年代课教师的丈夫病逝,顶梁柱倒塌,当时,儿子仅9岁,女儿5岁,她成为这个家的一家之长。后来,儿子和女儿相继成人,但厄运再降,24岁的儿子身患尿毒症病逝,孙子丁颜璋才1岁多。为还治病欠下的债务,儿媳外出打工挣钱,后改嫁外地。戴桂仁和孙子相依为命,在亲戚邻里的帮助下艰难度日。去年,安居工程惠及丁家,新盖了这共三间屋子的平方,但未曾装修,地面和墙面均是较粗糙的水泥面。

  上洞村丁主任得知我们前来,第一个出来握手相迎。进屋去,戴桂仁和几个乡亲已经忙开了,并泡好了山上野生的清泉柳茶。山上气温比山下更低,大家围坐火塘旁详细了解丁家的情况并送上县教育局志愿者捐赠的善款。丁颜璋穿着凉鞋从屋外跑进来,身板比较结实,但身高却还像5岁孩子。孩子朴实而聪颖,很快就玩起义工送去的橡皮泥,捏出了好几个造型。大家准备返程时,乡亲们执意挽留。盛情难却,大家违反“规定”留下来共进午餐。席间,自酿的米酒下肚,乡亲们便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上洞村的历史和环境,谈起守住上洞村、开发上洞村并脱贫致的强烈愿望,谈及村里简陋的教学点和坚守那里的女代课教师·····我们了解到,由于教学点隔年招生,为避免年龄太大才上小学,去年仅才5岁半的丁颜璋就上一年级了,今年才6岁半的他已上二年级。在这个只有10名学生的班级里,他的成绩最好。

  饭后,我们到离丁颜璋家5里地的教学点察看。教学点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学校和村活动中心共用这简陋的房舍。两间教室,一间厨房,一间农家书屋,操场狭窄,大概50平方米。这里还设有一个学前班,除了几个塑料木马外,最大件的玩具,是村民自筹资金制作的古董般的木滑梯。

  临别时,乡亲们送行近百米远,小颜璋一句话也没说,但眼里已噙着泪花。“几百年来,第一次有爱心团队来到我们上洞村,我们今天很激动也很高兴·····”这是留在每一个义工心中印象最深、分量最重的话,其间多少辛酸、多少期待,多少梦想,也必是每一个未亲临此地的爱心人士能读懂的呼唤。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谌东平 杨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通道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