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养育了1.9万勤劳勇敢的溪口儿女。
这里,是奋进的溪口。
七十度春秋、岁月峥嵘,七十载风雨、砥砺前行。溪口镇以“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民生稳镇”为发展思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抓改革激活力、调结构促转型、争项目夯基础、保民生促和谐,勤劳奋进的溪口干部群众用奋斗和汗水,谱写了一首首振奋人心的奋斗之歌。
溪口镇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北与邵阳绥宁、怀化靖州两县交界,东与万佛山镇毗邻,南与菁芜洲镇接壤,西与县溪镇相邻,处于“两市三县”交界之地。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溪口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基层治理有力有效、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安定。先后获评怀化市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怀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市级卫生乡镇、市级文明乡镇等荣誉。
做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拼”速度、“比”力度、“抢”进度。从风电场、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步履”不停,到广药集团在湖南省布局的第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落户溪口的振奋人心……溪口镇始终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上协同发力,全力以赴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经济运行稳中有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突破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至2023年底,全年财政收入378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家。
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小水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完成。天堂界风电场、画笔山风电项目一期建设完工。建成联团村、溪口村占地面积为180亩光伏发电场。杉木桥35kV输变电站项目启动建设。茶溪金矿投资2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工投产。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以链招商、靶向发力,围绕“大招商、招大商”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归雁计划”“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系列活动。引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竹木加工、茶叶初加工等10余个重点项目。成功与广西有田药业达成5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按照“提质、扩产、延链”的发展思路,北堆村推行“产业经理人”管理机制,与返乡乡贤联营合办竹筷厂。
迈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步伐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溪口镇始终将“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卓健家庭农场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种粮家庭农场,卓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南森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评市级龙头企业。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年产量1.2万吨以上。采取“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户”的模式,支持卓健、联大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2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72家、种粮大户33户,发展种植再生稻400亩、有机米500亩、富硒米2000余亩、优质稻18000余亩。
特色产业不断丰富。近年来,溪口镇大力发展中药材、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万亩。北麻村、联团村、坪头村整村推进建设标准化钩藤种植基地2000亩、带动全镇种植钩藤4000余亩;北堆、古友、画笔村建设林下黄精种植示范基地2500亩、北堆村林下连片种植茯苓2400亩。推动北堆村3000亩金毛狗脊种植示范基地、画笔村1000亩“黑老虎+油茶”套种基地的建设。北山村种植黄金芽茶、安吉白茶等高品质茶叶基地2800亩。全镇推动大户种植油茶林4000亩。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持续推进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优质粮油、高品质茶叶、道地中药材、特色食品、竹木制品为主的五大初加工基地。坪头村全县首个标准化中药材初加工和集散中心投产运营,杉木桥村首个集水稻种植、加工全流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平台建成,小水村首个村级标准化特色食品加工厂开工生产。完善农产品储藏、保鲜设施,新建农产品仓储保鲜仓库4处。
走好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现在街上的道路宽敞明亮了,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提升了,站在街上感觉很舒服”“还有现在到处都有公交车了,去哪里都方便了”集镇上的大爷大妈们正在感叹着现在的好生活。如今的溪口,处处好风光,集镇街道整洁划一,路旁林木婆娑相缀,羊溪河两岸山明水秀、柳绿花红,林中民居若隐若现、炊烟袅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镇域内天蓝、山绿、水清、气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持续完善全镇交通网络,菁杉公路改建完成、武靖高速溪口段建成通车,30人以上自然团寨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实施,铺就了一条条交通出行的“舒心路”、产业发展的“致富路”、人民生活的“幸福路”。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1处,供水管网覆盖率逐步提高。9个村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全镇移动网络信号逐步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宜居宜业。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成功创建市级卫生乡镇。全面落实“首厕过关制”,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城乡一体化清运。累计争取300余万元实施集镇整体风貌提升工程,投入80余万元打造小水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小水村获评市级和美村庄,下寨村、杉木桥村获评市级卫生村,古友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探索“农业+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油菜花节、民俗文化节、农特产品展销节等节庆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小水村精心打造“乡村+体验式”乡村红色旅游线路,成功举办通道“传承红色基因·打卡红色地标”红色乡村文化创意游暨助力“山货出山”农特产品展销系列活动,完成农特产品交易8500余单,销售额达42万余元。
书写更有温度的“幸福答卷”
七十年来,溪口镇始终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重点领域,努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镇党委政府“干的事”,切实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十八大以来,溪口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退出标准,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全镇826户3304人如期脱贫,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龙塘村获评“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建设福临新村易迁集中安置区,63户280人全部完成搬迁安置。建成13个村级扶贫产业园,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到建档立卡时的4.1倍。在溪口29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适龄未成年人不再因贫辍学,家庭不再因病返贫,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
民生保障织密织牢。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均实现应保尽保,各项惠民资金均按时足额发放,特殊群体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大力扶持就业创业,持续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惠及群众1.5万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6500人,就近、就地就业1100人。先后完成14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农村基层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杉木桥小学维修亮化工程,溪口中学校舍改造工程。开展“教育强镇”教师节表彰活动,镇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农村学校前列。
社会治理有力有效。七十年来,溪口镇不断健全推进党组织引领的村民自治机制,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反邪教及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行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发挥网格员作用,将网格化管理机制运用到村务治理、疫情防控、防汛防火等领域。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推进党员“五个到户”、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构建“片-组-邻”组织体系,建立“箱收集-站上报-村处理-反馈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为乡村治理赋能增效。
乡村文明焕发活力。广泛团结各民族,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约五会”等制度,丰富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发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5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纠纷调解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形成了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干群精神风貌显著提升。全镇多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故,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镇域社会大局和谐安定。
这七十年,是溪口镇砥砺奋进的七十年,是实现跨越发展的七十年。七十载非凡时光,书写了溪口镇“岁序更替”的崭新华章,彰显着溪口人“上下求索”的拼搏豪气,描绘出全镇上下“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阔画卷。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勤劳智慧的溪口人民将把辉煌七十年的成绩当作新起点,扛牢“溪口使命”、强化“溪口担当”、探索“溪口实践”、展现“溪口作为”,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溪口镇党委政府
编辑:李央
本文为通道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ongdaonews.com/content/646841/66/14124397.html